更新时间:2024-05-03 15:16
汝信,1931年8月出生于上海,江苏吴江人,中共党员,美学家,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31年8月,汝信出生于上海。
1941年,在桃坞中学读初中。
1944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附中读高中。
1945年,入读于圣约翰大学,主修政治学,副修经济学。
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5月,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任政治部民运部干事。
1950年11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开赴朝鲜,在司令部做英文翻译。
1955年,转业至中国科学院干部培养部,从事行政工作。
195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师从黑格尔研究专家贺麟学习黑格尔哲学。
1978年—1981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1年,在哈佛大学作访问学者;10月,遴选为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199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88年—199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1992年10月—1997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从德法启蒙运动时期的莱辛和狄德罗,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康德、黑格尔、谢林,西方美学史上关键时期和重点人物的思想先后成为汝信的研究对象。改革开放后,汝信还从尼采美学出发,顺着西方非理性主义的线索,对现代美学中的无意识问题进行了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西方美学的古今发展线索。
1956年,汝信开始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路;改革开放之后,从事西方哲学研究,主要是黑格尔研究,汝信意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性,关注到青年黑格尔的异化思想;在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同时,汝信还把思考的目光投向历史。1980年8月,汝信反思和批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把人道主义当作修正主义进行批判的错误思想,提出马克思主义最关心的就是人的问题,因此“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必不可少的因素”。汝信指出,因为在过去的哲学和美学研究中不谈人的问题,留下了理论空白,反给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以机会;1981年,汝信有意识地关注“黑格尔之后”除马克思哲学之外的另一条注重个体生存的思想线索,开始研究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哲学思想。汝信曾表示不喜欢克尔凯郭尔,也不希望别人走克尔凯郭尔由对生活的悲观绝望最终倒向上帝的道路。对于尼采,汝信则不懈地揭示其思想中的矛盾。
汝信编著的专著有《汝信自选集》《论西方美学与艺术》《美的找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黑格尔研究范畴批判》《西方美学史论丛》《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西方的哲学和美学》《论西方美学与艺术》等;主要译著有《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等。
1994年,在的汝信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
汝信参与编写了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
汝信指导培养的学生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家周国平等。
汝信出生在上海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开明家庭。他的父亲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曾在上海租界地工部局任律师;其母亲毕业于“东南体专”,是中国最早专攻体育专业的女性之一,毕业后曾在中学教授体育和语文,后为专心照顾子女放弃了体育教育工作,回归家庭。汝信从小即受到良好的现代教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汝信中断学校教育,跟哥哥姐姐一起在家接受了中西合璧的教育。父母请来英语和数学的老师,还请了父亲当年在吴江的塾师和女钢琴教师。汝信直言厌恶那段琴童生活,但早年的音乐教育在他的心灵中播撒下一颗喜爱艺术和美的种子。
汝信的妻子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森。
“他是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西方美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也是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成长的见证者;他谦虚和蔼,相信没有永恒,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就是著名美学家汝信。”(《中国社会科学报》评)
“他(汝信)的学术之路被称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美学发展的缩影’。爱国,是他一生内心最稳固的磐石,敬业守真是他一生孜孜治学的恒久动力。”(《经济日报》评)
“汝信是中国共产党培养起来的优秀知识分子,是知名的美学家、黑格尔专家、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研究的先驱。”(《北京日报》评)
“汝信先生不仅是成就卓著的学者,他还是一名杰出的管理者,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制度的恢复和建设,为恢复和推动中国国内外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姜辉评)
“他(汝信)以开阔的视野、明智的判断、包容的胸怀、谦和的性格,对商务印书馆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时任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评)